官宣体看厌?且看我的自白

我是一棵来自塞北的杏树,伫立在广阔的田野,仰望着蔚蓝的天空,在秋日的艳阳下,舒展枝叶,大口呼吸。我们晨起迎来朝霞,夜晚伴着寒风,享受着大自然的一切馈赠。


我们杏树适应性强,深根,喜光,耐旱,抗寒,抗风,寿命可达百年以上,是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。虽然我现在身处黄土高原的朔北,但是毫无违和感。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脚下的土地,以及我身边这些热爱土地、辛勤耕耘、热情朴实的人们。


记得2011年春天,我初次来到这里。一看到这片我将扎根的荒野,就喜不自禁了——这才是我喜欢的旷野!周边是一望无际的河滩和林木!当其他伙伴还在羡慕人家脚下的良田时,我已经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。温室里的花朵才会怨天尤人。

目测这里有近20亩,原本就很瘦小的我,站在这里就显得更为渺小了。周围是沙石堆起来的田埂,应该是为了灌溉的时候便于挡水用的吧?西边的田埂是由裸露的沙子浑然天成的,东面的沙堆有个缺口,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就听见主人跟送我们来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在对话——

“真是感谢政府的关怀!免费给我们送来这些树苗,否则我是想也不敢想着种树!”

“别提了,就咱这一片好意,不见得老乡们都能理解。免费给,都没人要。有的老乡说,种点粮食,好歹还能有点收入,种上杏树,万一卖不出去,那不坏事了?”

“咱们农民,没啥出路,其实我也担心这个呢,希望政府能给解决杏的市场,才敢放开种。”

“政府也在摸索着带领咱们老乡致富呢。话说,您怎么敢种这么一大片杏树园呢?”

“我家本身地少,种点粮食也够吃了。这地相当于是我开荒造出来的,更准确地说,是利用了大自然的力量,才有今天这块地,相当于是变废为宝。所以浪费了也不心疼。” 

“咋的个说法?”

“你看看,那边有个豁口。是专门为了引进洪水的。十来年前,南面雁门关修铁路隧道,截流改道,咱们这河槽就没水了。你看看那边,基本上都是沙石乱七八糟堆的。以前这地方冬天都结冰,小孩子们溜冰的、坐冰车的,可是热闹了。”


“也是,哎,咱们这边自然生态有点毁了。那您是怎么利用大自然力量的呢?”

“以前每年夏天总要发一两次山洪,上游冲下来各种泥沙,有一年还冲下来山上不少羊呢。我就想啊,这些泥土营养丰富,澄下来做肥料挺不错。就跟支书说了说,这个大沙坑荒废着也没用,不如我试试利用起来。”

“这倒是个好主意啊,您这挺有眼光。”

“老农民一个,有啥眼光啊,嘿嘿……就是觉得沙坑能用起来挺好,另一方面,自己也造点地。其实填土造地花了好几万呢,当时是自己一车一车拉土,雇了装载机,推了好几天,才成个型。”

“投入确实不小啊,您也真舍得?”

“做任何事,有舍才有得。十来年前洪水多,一到夏天,我就留个口子,引进洪水,在地里打转一趟后,清水从周围的大沙石缝里流走了,泥土就沉积了下来,一年能积好几厘米。有点样子后,种点玉米、土豆啥的。还凑合吧。农民挣个钱不容易,有就比没有强”

“那您玉米收成怎么样?”

“这地,你别说,别看基础不好,但是山洪的养分啊,比专门施肥都劲大。我家玉米不施化肥,就自家那点农家肥,每年漫上一两次洪水,既省了浇地钱又省了施肥钱,收成还不错。”


“那您怎么舍得改成杏树园呢?这可是冒险的。”

“我琢磨啊,政府肯定是有远见的。我要是换成杏树,没准儿是个出路。杏树小的时候,前几年还能种农作物,以后要是杏没人要,都坏地里了,实在不行就砍了杏树,再种粮食。反正杏树是免费的,没成本。”

“您不怕折腾得麻烦么?”

“人活一辈,干啥不得折腾。要勇于尝试嘛。”

“老乡啊,您精神可嘉!”

……

我不禁感叹,要不是主人这开拓精神,还真是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啦!原来脚下这片土地竟然有这么不俗的来历,我心里一动,充满了骄傲。

果然,我没看错。


主人非常用心地照顾着我们。春天,买了一车又一车的农家肥,给我们足够的养分;夏天,看着野草冒头,又一遍又一遍地除草驱虫。我们旁边还有玉米、黑豆作伴,也是其乐融融。有时候,主人会看着我瘦小的身体,自言自语:“小杏树啊,快快长大!”有时候,他也会抓起一把泥土,看看营养是不是充足,水分是不是够。有时候,他还带着两本书,是专门讲杏树种植知识的。他看看我们的枝叶,再比对下书上的内容,咕哝两句,“这个树枝太密了,该修剪了;这个得流胶病了,得治。”从没想到,我们的成长还需要这么专业的知识,需要这么大的心血!


就这样一年又一年,我们欢快地成长。俗话说“桃三杏四”。2015年,我们长大了!不仅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、“十里春风杏花村”,更有“郁郁葱葱佳气浮”、“硕果累累压枝低”。这是我们第一年结出果实,只有这个时候最能提现我们成长的快乐。


我们挺直腰板,接受着人们欣赏的目光。这一次,我们可以扬眉吐气,不再像缠了脚的小媳妇那样畏首畏尾没有自信,我们的杏儿真的是十里八村最大的。我自己都不敢相信,我们的能量释放得如此动人!


一向比较寂静的杏园,平时除了风雨声只有鸟叫声,除了脚步声只有主人偶尔的咳嗽声,在6月底,陡然热闹了起来。我们能听到主人高亢激动的声音——“吃杏哇!随便吃!咱这杏儿好吃!”也能听出他忧心忡忡的不安——“多给宣传宣传,有谁买杏领过来免费品尝。”


结杏第一年,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,对于主人来说也是第一次。恐怕我们欣喜之余,他的担心更多。怕糟践了我们,怕辜负了一年的辛苦,怕真的印证了村里人的冷嘲热讽“你那一树杏啊,谁吃?!都得坏到地里,哈哈~”

是的,看笑话的人居多,我们曾听主人私下里谈论过。原本辛苦一天,为结了大杏开心地往家走的时候,总会有不友好的玩笑,“老李,不好好种地,种什么杏儿呢?!你那些杏怎么处理?”“老李,你那杏有人买了么?怕是要坏到地里!”村里人说话直接,句句戳心啊!其中不乏真心的关怀与善意的提醒,也不乏等着看好戏的邪恶心理。


不过,也正是因为第一年,我们的产量也不大,四五千斤,看着有点寒碜呢。虽然对主人造成了压力,我们可是对自己的成果不是百分百满意,个头大,但是个数少。就这样,也是招来不少人,大人小孩,还有从市里镇上特意来的亲朋好友。大家都很惊奇地看着杏,我们都觉得特别好笑——这不很正常的个头么?!

人来的多,有眼光的人也不少。不光自己吃,更有人直接就买了成百箱,干啥?送领导去了。能成为送礼佳品,我颇感意外。不过细细一想,也不足为奇。看看市场上那些杏儿,我们就知道了自己的优势——无农残、无化肥、个头大、甜蜜多汁、不伤胃、甜杏仁,富含类黄酮、维C、多酚类和天然水杨酸,具有润肺,化痰,定喘,生津,止渴的功效。

最主要的是,我们吃着放心。人们往往是垂涎三尺,看着看着就忍不住随手摘下来,稍微擦下浮尘,就直接进嘴了。


热热闹闹的十多天,所有的杏都销售告罄。看着主人疲惫的身躯,灿烂的笑容,我们也倍感荣幸。这几年的功夫,没白费!我们要更加恣意生长!

真的,我说的一点没错!连续几年,我们一年比一年产量高,杏儿的个头也更大更匀称。我们并没有烂在地里,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,走进了那些“识得我们好”的人心里。我们走出了山阴县,到过广州深圳,也去过东北东南。


我们也是这么想的,一年更比一年好,年年都好。但是人生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,我们杏树也不例外。

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欢乐成长,也就可能见识大自然不近人情、脾气爆发的时刻。2018年,是我们的一劫。我们,无可奈何,别无选择。

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早一些,温暖的春风,和煦的阳光,早早唤醒了还在沉睡的我们。一树一树的杏花,禁不住春的诱惑,早早在枝头绽放。往年被人们忽略的“十里杏花”美景,今年引起了重视。政府要举办杏花节了!我们也都欢呼雀跃!


然而,就在万事俱备盛会举办的前夜,已经走远的寒潮,突然一个转身,带来一场雪,还留下五六天的寒。可怕的不是雪,而是雪后持续的低温。我们只能在雪地里瑟瑟发抖,咬牙硬挺。



其实,我们见识过冬天的寒冷,零下二十多度的夜晚,西北风如同刀割一般刮过,暴雪压弯了树枝,我们都睡得安然。只是当我们醒来,开花之后,这一切就截然不同,花朵和杏儿是我们的软肋,我们再无法像只有光秃秃的枝干那时无惧无畏。只能眼睁睁看着花儿一朵一朵凋谢,化为春泥,我……哎!


待到寒潮离开,春光再度回归,温暖的太阳已然唤不醒枯萎的花朵,稚嫩的花蕾最终没有长出酸毛杏,徒留一树一树的叶子孤零零地守候。没什么可说的,大自然可以鬼斧神工造出这个地方,也就能随心所欲乍暖还寒。今年的这场劫难终于还是在我们无声的哭泣中落幕。而我们的生命仍将延续,不是还有来年么?


我想,主人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。也听到过他们的叹息,也看得出他们的心疼。但是他们仍然不曾有放弃我们的想法,仍然在尽心竭力地除草驱虫,没有懈怠半分,仿佛不曾受过伤害那样。只怕今年这场正月初六以剪枝开始的忙碌,要归于百年不遇的一声叹息了。

是的,我们全园也只有二十来个杏战胜了清明节那场倒春寒,人们在好不容易找到它们绿色的身影之后,也是一阵心疼。这个6月,除了主人们在地里除草或者做其他农活,偶尔亲戚们来个野外烧烤,往年的热闹场景并没有再现。


这是意料之中的,除了摘杏时节,我们也并不喜欢游人如织的场面。我们喜欢这安闲自在的田野,珍惜这不被打扰的安宁。然而,我们要面临的考验,才真正来临。

7月底,那传说中的山洪,以十年不遇、势不可挡之势咆哮而来,一部分越过河槽,一部分冲进了我们的家园。主人再次冒险了。我们心里也没底。大雨下了一天,整整一下午洪水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,这里成了1.5米的游泳池,里面暗流涌动,泥沙、杂草什么都有,有的个子小的杏树,完全浸泡在了泥水里。原以为洪水很快也就停了,按照以往的情形,也就半天、一天的时间。这次不是。

第二天一早雨倒是停了,山洪却没有,应该是上游雨水仍在继续。我们身边全是泥水,排水的速度赶不上入水的速度。已经泡了一下午一晚上,如果再持续下去,我恐怕自己小命不保。要知道我们杏树从来都是怕涝不怕旱,即便主人一番好意,为了增厚泥土,增加营养,我们也耐不住长期的浸泡,根部无法呼吸,我们可能根部腐烂而亡。

不一会儿,我看到主人雇来一辆装载机,阻断了入口处的洪水。我也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。过了半天时间,澄清的水从北面的沙石田埂中溢出去了,我终于再次看到了自己的脚下的土地,已经成了黑色的淤泥,够我好几年的养分了。主人威武!他再一次利用大自然的威力,为我们搬运来丰富的肥料!


虽然在暗暗欣喜,但我还是有些后怕。如果说春天的寒潮只是考验我们能否结果的话,这次称得上是生死考验。如果没有北面堤坝快速的渗水排水能力,没有东面入口的及时阻流,没有大雨及时停止阳光普照,我们一周之内无法转圜,可能明年我们就没有生机、不复存在了。


好在,我们还能接受,除了部分叶子发黄脱落外,并无大碍。一周过后,我们满血复活,更为生机勃勃。

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?

立足于这样的土地才有机会见识这样的考验!

经历过这样的考验,我们才有更强大的能量!

且看明年,我们必将强势归来


杏树 杏树的故事
发布于2018.10.19 15:15 次阅读

评论 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