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之间打架了,怎么办?如果让孩子忍让,他就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,如果让孩子还手,他就会去欺负别的孩子。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,不能简单地以“还手还是不还手”看待这个问题,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,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矛盾的方式。

随便插手会破坏孩子交往
案例分享:
勇勇妈妈,儿子2岁半
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,总喜欢你打我一下,我打你一下,然后再跑开。我开始总担心儿子受欺负,想去阻止,后来看孩子们只是打闹着玩也就没管了。而小区另一个妈妈则是一看到有人打她儿子,就立马冲上前,吓得别的孩子赶紧跑开。几次之后,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儿子在一起玩了。
专家点评:
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宝宝打闹的意义,总是担心打着别的孩子,或者被别的孩子打了,试图去阻止他们。其实,打打闹闹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。父母阻止他们就类似于好心办坏事,破坏了孩子之间的交往。所以,孩子之间如果只是小打小闹,父母不必在意。
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
案例分享:
天天妈妈,儿子3岁
我儿子之前总是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而大打出手。他们每次抢玩具时,我一边告诉儿子:“这玩具是你的,如果小朋友想玩,你可以让小朋友拿他的玩具来跟你换,你也可以让他玩一会儿,你再玩一会儿。”
经过大半年的努力,儿子终于学会了制定规则,每次别的小朋友来抢他的玩具时,他就说:“我只能借你玩一会儿,你玩一会儿就还给我啊!”如此以来,他跟小朋友就很少因为抢玩具而打架了。
专家点评:
两岁多的孩子大多数处于物权意识阶段,他们常常因为抢玩具而打架。上述妈妈引导宝宝制定玩玩具的规则,让孩子学会交换玩具或者一人玩一会儿,这样就减少了矛盾,也就不容易打架了。
事态严重时,父母要及时阻止
案例分享:
田悦,儿子3岁
我一直秉承不要轻易插手孩子之间的事的原则,尽量不去干涉他与小朋友交往。可是,有一件事情的出现让我非常后悔。
那天,我带着儿子去公园玩,另一个小朋友拿着铁铲子跟他玩了起来。两人玩着玩着就打起了架,在我还没反应过来时,那个小朋友竟然挥舞着铁铲子打向儿子,儿子的手被划出了血,大哭了起来。虽然小朋友的父母及时道歉,但我还是后悔不已。
所以,我想跟妈妈们说,当孩子手上没有什么尖锐工具时,我们尽可以放手。如果一方有利器,父母务必要及时阻止。
专家点评:
2~3岁的孩子并不懂得什么东西会给别人带来伤害。所以,我们父母不插手的前提是孩子手上没有什么利器,孩子们自己能解决。但是,当孩子手上有利器时,父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,应该两人一开始玩时,就尽量要求孩子们都把利器放下,以确保安全。
孩子爱打架,父母要反思
有些孩子总是喜欢打别的小朋友,让其他小朋友望而却步。在这种情况下,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,比如,有些父母经常吵架,甚至动手,孩子立即就学会了,又或者平常喜欢逗孩子打人。父母只有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,再对症引导孩子,才能纠正孩子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