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深背奶达人亲测,这可能是你看过的最人性化的储奶袋测评。(专栏@ 七太太)
前段时间,我在淘宝直播间里开箱测评了网上销量前30的储奶袋。实测证明,第一,并不是销量越高,品质就越好。第二,一分钱一分货还是有点道理的。
(本次测试样品全部购自品牌店)
对于储奶袋这种与婴儿的食物卫生紧密相关的物件,哪怕它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,七太太也认为,一定不能贪便宜买一些可能不那么安全的产品。辛辛苦苦存的母乳,也必须托付给“靠得住”的储奶袋来冰存,万一过程中出现爆袋、漏奶、污染的情况,不仅打击了妈妈背奶的积极性,饿肚子的宝宝也会很伤心。
那怎样的储奶袋才“靠得住”呢?作为一个细节控及资深背奶老妈子,七太太就来分享一下,我选储奶袋是这样抠细节的~
(点击可以查看大图)
PART 1:“排气”很重要,因此这些细节都很重要
在之前的背奶攻略里,我就有分享过,在储存母乳时,把里面的空气排干净,真空保存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(储奶袋排气示范)
这是因为,母乳是高蛋白质食物,暴露在空气当中是很容易变质腐坏的。
储奶瓶,正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到排气这个环节,所以它在母乳储存的时间上,就不如储奶袋。如果母乳只是短期保存,那么就可以使用储奶瓶,但是如果需要保存较长的时间,就建议选用储奶袋,并且排气真空保存。
针对排气这一件重要的小事,在储奶袋的这次开箱当中,我重点抠了3个细节。
1、硬的好?还是软的好?
很多品牌都宣称,硬的储奶袋会很结实,很安全。很多妈妈也是这样以为的。
但是,当我摸到这30个储奶袋的时候,我发现其中有部分品牌的体验真的很糟糕,硬邦邦的手感,还带着“卡啦卡啦”的硬塑料摩擦的声音,扑面而来一种廉价感。
你说,廉价就廉价吧,长期大量使用,省点钱嘛!但是……在开箱直播的时候,我即兴地拿了手感最硬的一个储奶袋做了一个小实验:储奶袋切纸。
结果,它轻而易举地就把一张A4打印纸切开了……真是太锋利了!
后来我们把全部储奶袋都实验了一遍,结果,以下这些储奶袋,都能不同程度地把白纸裁开:
大家不妨想一想,这些连纸都能划破的储奶袋,当我们用剪刀手去排真空的时候,真的是非常容易地就能把我们的手指划开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它们在使用上,真的并不“安全”。
2、长的好?还是短的好?
你可能会疑问,储奶袋设计得长或短有什么所谓吗?
有!
当我们用储奶袋装母乳的时候,一定不能装得太满,一般不能超过袋子的2/3。
一是因为液体冰冻之后会膨胀,装太满容易爆袋。
二是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,好让空气可以跑出去。通过实操我们可以发现,“跑道”太短的话,空气就很难跑出去了。
所以比较好的品牌,比如兰思诺,就会不吝啬这些材料的成本,把膨胀和排气的空间留足。作为资深背奶妈妈,我觉得这个设计的考量确实是很走心了。
3、瓶盖款的储奶袋更高级?
这类型的储奶袋是近几年的网红款了,因为这种设计可以通过转接环,跟大多数品牌的吸奶器直接连接,于是就省了把母乳倒来倒去的环节,很多妈妈都会觉得用起来很方便。
销量前30的储奶袋里面有3款是属于这种类型的,还有一款某红书上很多小广告的网红款,估计是因为价格太贵(将近5块钱一个,壕!),没进到销量前30,所以这次就没有去测试它。
测试的这3款是Dr.*Du、鲁*娜、*贝。
其中Dr.*Du和鲁*娜的盖子是像没开过的矿泉水瓶一样,需要用力一下把它从完全密封的状态“咔嗒”一下扭开。
而*贝,则是一开始就是像打开过的矿泉水瓶一样,只是普通的扭盖而已,密封性肯定就要差一些。
关于排气,瓶盖款的储奶袋由于“脖子”是硬的,所以在实操当中,空气排到脖子的位置就卡住了,在盖回盖子的时间里,空气同样也可以有机可乘回到袋子里。可以说,仅靠人手操作,是很难完全排干净袋子里的空气的。
所以,瓶盖款的储奶袋其实有点类似储奶瓶,在储存时长方面,不如常规的储奶袋。喜欢用这类储奶袋的妈妈就要注意这一点了。
下集,七太太将和大家分享更多储奶袋的开箱体验细节。30款储奶袋里竟有10款闻起来有味?!有8款居然长得一模一样?!七太太推荐哪些品牌的储奶袋呢?